
Part.01 “四要” 01 设备密码 要 勤换 密码是守护账户安全的重要防线,保护密码的方式除了设置强密码、避免所有账户使用同一个密码外,更重要的是定期更换密码,避免长期使用增加被泄露或被破解的风险。 02 杀毒软件 要 更新 杀毒软件能够检测查杀木马病毒,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电脑、手机安全。然而随着网络环境变化,病毒也在不断变种升级,只有及时更新杀毒软件,才能有效识别、查杀最新病毒。 03 智能家居 要 警惕 智能家居使用时普遍需要连接互联网,一旦系统出现漏洞,极易被不法分子利用,通过入侵设备,获取摄像头权限等途径,使智能家居变成窥探用户隐私的工具。因此用户在购买和使用智能家居时,要选择正规品牌,定期更新固件和软件,设置强密码,以防范信息泄露的风险隐患。 04 AI诈骗 要 当心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AI换脸、拟声”等新型诈骗方式越发普遍,面对这些新套路,要谨慎验证对方身份。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要提升对人脸、声纹等个人生物数据的保护意识,拒绝需要录入生物信息的非必要场景及非正规软件。
Part.02 “四不要” 01 陌生WiFi 不要 连 在公共场合连接免费WiFi时,极易碰到不法分子搭建的山寨WiFi。如果不慎连接,不法分子即可通过后台监控用户传输的数据,窃取支付密码等个人隐私信息。 02 钓鱼链接 不要 点 一些不法分子会假冒银行、学校等官方机构给用户发送短信或邮件,以“通知”“账户验证”等名义诱导用户点击其中的网址链接,如果不小心点开,手机、电脑系统可能会被植入病毒,其中存储的文件资料或个人信息也有可能被窃取。 03 不明二维码 不要 扫 二维码应用场景十分广泛,而且制作简单、真伪难辨,常常被不法分子用于传播手机病毒和恶意软件。一旦扫描了恶意二维码,手机后台就可能遭到非法入侵,相关权限也被控制,进而导致个人信息陷入被窥探和非法使用的风险中。 04 个人信息 不要 晒 机票、证书、照片等内容中包含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关键位置等个人信息,如果随意晒在朋友圈等社交平台,可能会导致信息泄露,给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带来风险。 网络安全关乎你我,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让我们共同努力, 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 携手共筑网络安全防线!
责编:李彤
一审:李志
二审:郑玉波
三审:尹青山
来源:保密观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
省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公告
勿忘!这些数字,是中国人心里无法愈合的伤疤
习近平在越南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关于越南,一图了解→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总书记上海行|记者手记:一以贯之的初心和深情
时习之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地方考察调研强调科技创新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