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沙洲·小康梦圆】汝城:红色故事接力讲 红色基因代代传
2021-09-23 09:25:46          来源:汝城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何慧 | 作者:李志 朱文岗         

在湖南省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半条被子"的故事每天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过来接受红色教育。今年已经84岁的徐解秀儿子朱中雄尽管身患腰疾,但他仍坚持在"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旧址,向来参观的游客义务讲解"半条被子"的故事。

徐解秀儿子 朱中雄:(女红军)她们第七天走的时候为了感谢我妈妈,把一床完整的行军被要送给我妈妈,(我妈妈说)我家再穷也不要你们的被子,你们是为老百姓打战的,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三位女红军打开她们的行军被,把被子对半剪开,徐大姐,这半条被子你一定要收下,做个纪念,等到战争胜利了,我们还会来看你,还会送新被子给你。

在"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边,红色讲解员朱滢与同事们一道,热情为前来打卡的游客测体温、验"两码",一丝不苟作登记,发放入馆小票。

今年22岁的朱滢,是土生土长的沙洲妹子,也是"半条被子"故事主人公徐解秀的第五代后人。她刚从湖南益阳广告传媒学院毕业不久,就毅然放弃了到大城市谋职创业,选择回到村里的沙洲红色景区当起了讲解员,目前从事着游客服务中心前台工作。

讲解员 朱滢:我大学学的是新媒体传播,每年回家我也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新变化,所以我大学毕业之后,就想回到家乡,把半条被子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作为村里有着26年党龄的党员,朱滢父亲朱向勇对女儿毕业后选择回村,不仅没有一丝责怪,反倒深感欣慰。

朱滢父亲 朱向勇:我们做父母的非常支持她,她能回到我们家乡来工作,我们感到很欣慰,我曾祖母经常教导我们,要感党恩,跟党走,把红色故事一代一代传下去,我希望我的女儿回到家乡以后,把红色故事讲更多的人听。

朱滢还利用疫情防控下游客减少的档口,拉起资深讲解员朱淑华来到馆内二楼,在"半条被子"主题雕塑前,认真拜师、积极讨教。她从一言一行中专注观摩,一招一式里潜心感悟,研修讲解红色故事,为讲好红色故事做准备。

讲解员 朱滢:我从小就跟在爷爷、曾祖父身边长大的,听他们讲述很多"半条被子"的故事,作为刚刚大学毕业的我,我们也想尽快学好红色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

为朱滢手把手作指导的讲解员,正是她的姑姑朱淑华、徐解秀老人的曾孙女。从2018年开始,她果断放弃待遇相对优厚的外地工作,毅然返乡拿起了"小喇叭",每天穿梭奔忙不懈不怠,不仅在景区内讲,同时也把"半条被子"故事传播到了中央、省、市各级,并远及港澳等地,成为了景区响当当的金牌讲解员。对于做好传帮带、把更多人带到红色讲解队伍中,朱淑华总是倾情倾力,不厌其烦。朱淑华说,见到后辈们如此热衷和执着于传播红色文化,甚至把自己求学方向和理想志愿融合在一起,深受感动,又平添了动力。

讲解员 朱淑华:我们家族同讲一故事,薪火代代永相传!上面有着84岁的叔公朱中雄,每天都会坚守在"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旧址,当义务讲解员,中间又有叔伯辈的讲解也从未间断,现在后辈们又跟上来了,我们这辈更要担负起承上启下重任,用心用情将故事一代代讲下去。

"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去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访沙洲的殷殷嘱托始终萦绕耳际,现在又见到自己侄女新加入讲解队伍,女儿在四年后也将成为潜在力量,村支书朱向群心里自然乐开了花。

汝城县文明瑶族乡副乡长、沙洲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朱向群:现在,更多的人愿意从事红色讲解员的职业,当好红色基因传承者和传播者,我们沙洲村的红色传承之路将绵延不断。

朱向群介绍,现在家族中已有6人正式成为了专职讲解员,连同村内和周边村过来的其他讲解人员,已经达到了16人。队伍不断壮大,氛围越来越浓,为弘扬红色文化源源不断增添新鲜血液和活力。


责编:何慧

来源:汝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热点
政务要闻
专栏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