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秋收起义 | 准备秋收起义 2.中央关于湘南秋收起义的指示
2021-10-25 10:58:07          来源:中共汝城县委党史研究室 | 编辑:朱宇燕 |         

汝城“八月失败”后,工农革命军第二师余部从汝城县城撤至濠头,奉叶挺指示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补充团,继续坚持武装斗争,后退至江西崇义上堡休整,奉中共湖南省委指示重新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第一团,就地准备举行起义。1927年9月24日至29日,第二师一团智取桂东,占领汝城,打响了湘南秋收起义的第一枪,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汝城县苏维埃政府,实现了中共湖南省委的起义计划,对湘南地区的武装斗争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准备秋收起义




中央关于湘南秋收起义的指示

汝城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引起了中共中央的高度关注,中央多次发出重要指示,及时有力地指导了汝城农民运动的开展。1927年7月底,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毛泽东根据陈东日、阳兴光、方临川等关于汝城工农斗争情况的汇报,及其他有关汝城农运的信息,看到了汝城在当时湖南乃至全国革命运动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因此,毛泽东遵照中共中央指示,拟定了以汝城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的《湘南运动大纲》(简称《大纲》),8月1日中共中央临时常委会讨论通过了《大纲》。《大纲》原文如下:

湘南运动大纲


(一)湘南特别运动以汝城县为中心,由此中心而占领桂东、宜章、郴州等四、五县,成一政治形势,组织一政府模样的革命指挥机关,实行土地革命,与长沙之唐政府对抗,与湘西之反唐部队取联络。此湘南政府之作用有三:

(1)使唐在湖南本未稳定之统治,更趋于不稳定,激起唐部下之迅速分化。

(2)为全省农民暴动的先锋队。

(3)造成革命力量之中心,以达推翻唐政府之目的。

(二)军事方面:

(1)请中央命令彭湃同志勿将现在汝城之粤农军他调。

(2)浏(阳)、平(江)军千人立即由郭亮率领赴汝城。

(3)江西革命军中调一团人赴汝城。

三部分共兵力约一师,以革命军一团作中坚,至少有占领五县以上的把握。

(三)湘南须受江西革命领导机关的指挥,革命的粤政府成立,则受粤政府指挥。并供给其需要,中央应命令江西方面执行此计划。

(四)党的湘南特别委员会,受湖南省委的指挥,在交通阻隔时候得独立行使职权。

                                                 民国十六年八月


这个《大纲》要求湘南特别运动以汝城为中心,保存和扩大军事力量;强调实行军事割据,并通过割据扩大政治影响,逐步瓦解唐生智的反动政权;要求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政权。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在湘南广大农村开展武装斗争、实行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政权的思想,是“上山”思想的新发展。

8月3日,中共中央发出纳入了《大纲》主要思想的《关于湘鄂粤赣四省农民秋收暴动大纲》,明确指示:“准备在不久的时期内,在湘南计划一湘南政府,建立革命政权及一切革命团体,在广东革命委员会指挥之下。现即须组织湘南特别委员会,由毛泽东、郭亮、夏曦、任卓宣组成,毛泽东任书记。”

8月7日,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紧急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党的最主要任务。8月8日,《中央致前委信》训令湘、粤、赣、鄂四省立即发动秋收起义,以响应南昌起义。“同时决定由前敌分兵一团或二团交由郭亮处,希率领到湘南占据郴宜汝一带,组织湘南革命政府。受前敌革命委员会指挥,并供给相当的饷弹”。但由于形势变化,毛泽东、郭亮未到汝城,南昌起义军南下未入赣南,而聚集汝城的各地农军又遭国民党第十六军及地方武装的突然袭击,农军战斗失利,致使以汝城为中心开展湘南武装起义的计划未能实现。

8月19日,中共湖南省委向中央报告秋收暴动计划时称:“湖南秋收暴动,决定以长沙暴动为起点,湘南、湘西等地亦同时发动,坚决地夺取整个的湖南,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兵苏维埃的政权。”“另外组织一个湘南指导委员会指挥湘南暴动,目的在夺取湘南,至万不可能时,坚决夺取桂东、汝城、资兴三县,建立工农兵的政权。”



责编:朱宇燕

来源:中共汝城县委党史研究室

热点
政务要闻
专栏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