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生与死的较量】8次电除颤,汝城县中医医院医护创造生命奇迹,将患者从鬼门拉回
2021-11-05 11:13:35          来源:汝城县中医医院 | 编辑:何慧 | 作者:朱孝勇         

近日,一名年轻男性患者突发心脏病,情况十分危急,汝城县中医医院胸痛中心等多学科医护人员和死神展开了拉锯战,极为罕见的连续为其电除颤8次之多,并在手术台上紧急开通闭塞血管,终于将其从鬼门关中拉了回来,创造了生命奇迹。

男子睡梦中忽然胸闷气促

心如被压榨

据了解,43岁的何某当日凌晨4时在睡梦中突然感觉胸闷、气促,刚开始的时候也可以缓解,未出现胸痛等不适。不想几个小时后,何某感觉心脏像被什么东西压榨着,同时伴有大汗淋漓。心想不好,于是何某趁着清醒立即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汝城县中医医院。

“当到达急诊科的时候,我们见他全身被冷汗湿透。”据接诊的急诊医师介绍。急诊医师见状立即联系心血管内科医生,医护人员一起将他抬上担架床,并快速做完心电图。心电图显示其窦性心动过速,异常q/Q波(Ⅲ、aVF),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左心室肥厚,左心房肥大,ST段压低(Ⅰ、aVL)、显著ST段抬高(ⅡⅢaVF),继发性T波改变。

“不好,心梗!‘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抢救拖延越久,病人就越危险。据现场的医生介绍。

手术中8次电除颤

救回一条命

收治入院后,该院胸痛中心(心血管内科)立即组织力量开始了对患者的抢救。“患者心梗的面积很大,情况非常凶险,必须马上进行手术。所以,我们立即联系好DSA室,一切准备就绪后,此时心梗三项回报提示cTnI<0.1ng/ml,CK-MB1.02ng/ml,Myo17.45ng/ml。”

在DSA室内,上级专家毛先军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何成龙以及DSA室医护人员立即开始对何某消毒、穿刺、冠脉造影。检查发现,何某的左前降支中段95%狭窄;右冠粗大,近端完全闭塞,且有巨大血栓,立即抽取栓子并进行球囊扩张。就在这个时候,护士提醒医师心电监护出现极不规则的波形跳动着。

“是室颤!立即除颤!”毛先军果断发话。

据了解,室颤一旦发生,心脏就相当于“罢工”了,停止了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组织的血液灌注,血压也完全消失,直接危及生命。

抢救人员连接好除颤仪,“放电!”病人恢复心律了!然而,其心律只维持了约20秒的时间,室颤又再次出现……

“第一次除颤后,患者继续室颤,我们马上进行了第二次,谁知道第二次除颤后,患者还是室颤,但患者很顽强,各项指标没有全部坏掉,我们又尝试了第三次电除颤,就这样,反复出现室颤,反复除颤,持续的胸外心脏按压,反复静脉推注抢救药物……”何成龙回忆道,“我们医护人员的心一直都悬着,不敢落下。在差不多过了20多分钟后吧,当时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了,患者终于不再室颤,恢复了窦性心律。随后我们赶紧给患者进行了造影和支架手术,总算把患者从鬼门关里拉回来了。”

“后来护士告诉我们,最后成功的那次,是第八次,我从医这么多年,临床上从来没有碰到这种情况,一般情况下,一次不成功,两次三次也最多了。这名患者因为心梗面积挺大的,我们也有过心理准备,可能得进行多次除颤,但绝没想到竟然除颤了八次,患者的生命力很顽强,我们也一直不放弃,最终共同创造了奇迹。” 何成龙感慨的说道。

在险象环生中,手术顺利结束。何某闭塞的冠状动脉血管被再次开通,病情也慢慢稳定下来。回到病房后,在场的医务人员在向家属描述刚才那些凶险的场面时,家属的脸上透露出庆幸万分的表情,连连表示感谢。目前,该患者在进一步恢复中。

对于这次“死里逃生”的经历,何某非常感谢县中医医院医护人员:“我从来不知道自己会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而且情况还那么严重,如果不是你们医护人员抢救迅速,后果不堪设想!”

医师有话说

何成龙介绍,24小时内发生大于2到3次的室性心动过速和/或心室颤动,引起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而需要立即电复律或电除颤等治疗的急性危重性症候群,称为室性心律失常风暴,简称“电风暴”。电除颤是应对“电风暴”的重要武器,原理是以一定量的电流冲击心脏从而使室颤终止。但临床上,像何某这样20多分钟内实施8次电除颤的情况十分罕见。

何成龙提醒:心血管疾病是致命的疾病,发病快,时间窗口小,救治能力的要求高,病死率高。但是此疾病跟别的很多病一样也是可以防和治的。防,即是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如低盐低脂饮食,不熬夜不抽烟最好不喝酒,适当运动,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建议平时体检。有不适症状及时就诊,不是所有的心肌梗死都有典型症状。治,相信医师的专业判断,有指征的早行冠脉造影检查,必要时行支架治疗,将心肌梗死消灭在萌芽当中。


责编:何慧

来源:汝城县中医医院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热点
政务要闻
专栏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