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为进一步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强化审计实效,汝城县审计局巧借外力,“双枪”齐抡,充分发挥县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委员驻审计县人大代表和审计专业人员双重身份作用,助力发力,不断释放监督叠加效应,有效促进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是致力政府债务化解。2016年,汝城县政府性债务列入全省债务管理四个红色预警县之一,引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专题听取了政府债务审计情况汇报。同时,县人大常委会把严控新增政府隐性债务、妥善化解存量隐性债务作为监督重点,多次听取审议政府性债务管理情况专项报告,并由财经委人大代表牵头组织开展调研,充分利用采纳政府债务审计成果,提出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隐患,增强财政可持续性”的建议,得到县委主要领导高度认可,专题研究政府债务化解工作,采取推动财源建设,确立“产业为王”经济发展战略,引(选)资争项,拓展国有资产资源调研与监督,盘活全县国有资产资源收入10多亿元以及否决不适当的融资议案等等举措化解债务。2018年,汝城县政府债务风险等级实现降级。2020年,汝城县综合债务明显下降,被财政部纳入建制县隐性债务化解试点县。
二是发力审计整改监督。为加大审计整改监督力度,紧紧扭住“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这一牛鼻子不放,汝城县审计局主动加强与县人大常委会联动衔接沟通,人大监督、审计监督双向同时发力。县人大常委会在充分听取审计工作报告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重审计、轻整改、屡审屡犯等问题,实行清单式整改和挂牌式销号,运用专题询问、质询、组织特定问题调查等方式跟踪监督,并组织开展满意度测评,以整改补短板、堵漏洞、促建章。2019年有1个、2020年有4个被审计单位因整改不到位,而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要求延迟审议,在全县引起震慑效应。同时,汝城县出台《关于加强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监督的决定》,有力推进了审计整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长效化。
三是助力科学编制预算。县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审计是每年审计工作的“必选动作”。为促进财政预算编制更科学合理,汝城县审计局借助人大监督,积极争取县人大常委会对财政预算专项资金绩效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提出“坚决兜牢‘三保’底线,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大力强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一般性支出”的建议,有效促进增收节支机制形成,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
责编:何慧
来源:汝城县审计局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
省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公告
勿忘!这些数字,是中国人心里无法愈合的伤疤
习近平在越南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关于越南,一图了解→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总书记上海行|记者手记:一以贯之的初心和深情
时习之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地方考察调研强调科技创新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