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拼命干 干出汝城“十大变化”——环境优起来】县纪委监委:把脉问诊出实招 优化营商环境见实效
2021-11-29 20:59:57          来源:汝城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何慧 | 作者:朱文岗 徐小慧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要在解决问题的大路上一往无前。县纪委监委围绕重点部门单位、窗口单位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以及其他影响投资环境问题,开展日常监督和巡察监督,及时通报情况、移送问题线索,真正为企业减负。送证上门、首违不罚等举措的出台,让企业发展更有底气。

今年9月,县纪检监察机关营商环境观测员邓奇峰向县纪委监委反映称,他的企业郴州绿源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申请的排污许可证资料已递交一个多月,但证却一直未办下来。得知情况后,县纪委监委立即安排工作人员跟踪调度此事。发现办理环保许可证的职能刚从市生态环保局汝城分局划转到县城管局。

县纪委监委督促县城管局要尽快摸清政策、出台方案,最大程度简化办证流程、缩减申报材料,并将办结时限由5个工作日压缩至2个工作日。几天后,排污许可证办好,县城管局送证上门,大大提升了办事效率,切实为企业减负增效。郴州绿源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将一面锦旗送到县城管局时连声致谢!

郴州绿源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何伦清:感谢汝城县委、县政府、县纪委给予我们一个这么好的营商环境平台,汝城县各单位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主动服务各单位主体,实干,真心干的一些举措,对于我们这些企业在汝城投资更加有信心,更加有干劲。

在用心用情用力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执法部门还大力推行柔性执法,对轻微违法行为采用行政指导措施予以纠正,并对轻微违规行为实行“首违不罚”。今年10月,县城管局开出了首张免除行政处罚决定书,郴州市兆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收到决定书时感慨道。“首违不罚”将处罚与教育精准结合,既杜绝了“为罚而罚”的执法误区,也让行政执法更有温度,让企业发展更有底气。

郴州市兆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黄礼城:汝城县委、县政府对优化营商环境抓得非常好,县城管执法局以这个为契机,对社会进行了5个公开的承若,首要的核心内容就是首违不罚,这个对我们外来经商者非常有底气。

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谭保红:实行首违不罚,目的是为了彻底的杜绝以罚代管,让在我们汝城经商办企业的各位老板,真正感受到汝城城管的柔性执法,让他们感受到在汝城这座城市经商办企业更有底气,让他们真的体验到我们汝城这座城市的温度。

近年来,县纪委监委聚焦企业和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牵头领办政务服务“一次办结”改革工作,主要领导多次谋划、部署,督促涉及“一次办结”改革的54个县直单位和公共服务企业、6300余项行政审批事项、966个审批服务人员全部入驻县政务服务中心,创建全市第一个县级政务服务公众号,90%以上的审批事项实现了“一窗通办”和“最多跑一次办”。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我县制定出台了《汝城县营商环境全面优化专组2021年工作方案》《汝城县纪检监察机关开展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挂点联系重点项目工作方案》,分解细化21项工作任务,明确由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和委机关各科室负责人“一对一”挂点联系我县24个重点项目,督促职能部门主动服务市场主体,帮助企业解决用人难、用水难、用电难、用气难等实际困难,切实在优化营商环境、助推企业发展上担当尽责、主动作为。

县纪委常委 熊旭东: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要发现问题,扫除障碍。县纪委、监委立足于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的发展定位,解决群众和企业急、难、愁、盼的问题,助推企业壮大发展。下一阶段,我们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开展日常监督和巡查监督,重点监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影响投资环境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问题,及时通报情况,移送线索,全力打造一个办事不求人,高效便捷、暖心顺心的营商环境。

截至目前,县纪委监委共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督查9次,走访工业企业33家、服务(部门)单位18个,督促解决(纠正)问题29个。


责编:何慧

来源:汝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热点
政务要闻
专栏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