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艰辛,只为群众的平安
2022-01-20 14:54:03          来源:汝城县人民医院 | 编辑:何慧 | 作者:朱明志 包静         

1月15日晚上7:21,“铃铃铃……”随着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汝城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值班护士接到急救电话:“我是XXX,家住县电信局家属区XX栋10楼XXX室,我家有人突然发病,胸口疼痛难忍,人看着情况很不好,请你们赶快派救护车和医生过来。”当班护士简要询问病史、做好相关健康宣教后,马上通知120急救人员出诊。

晚上7:32,120医师杨斌等人员到达患者家里。患者正坐在客厅沙发上,脸色发白,额头冒出大量汗珠,胸前区和腹部剧烈疼痛,双上肢湿冷冰凉。结合病史和患者症状,初步考虑心肌梗死或主动脉夹层可能,这两者均为急症,必须立即前往医院进一步检查。

患者病情危重、情况紧急。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患者所在住宅楼的电梯无法使用,并且楼道步梯狭窄不利于担架转运,患者家里只有女性家属在家。时间就是生命!面对这种危急情况,120医师杨斌挺身而出,二话不说,上前背起体重160多斤的患者,从10楼的步梯走下去……从10楼到1楼,这个过程短暂而艰辛。到达1楼后,患者家属连声感激地对杨斌说:“要不是你,只有我一个老太婆和女儿在家,真的不知道怎么办”。

将患者转移到救护车上后,杨斌已经精疲力尽,但他顾不上歇息,依旧有条不紊的和其他急救人员一起为患者完成心电图检查、血压测量、吸氧等一系列院前急救措施,并跟医院胸痛中心汇报基本病情,通知相关科室做好急救准备。

到达医院后,杨斌等急救人员又马不停蹄地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经过急诊检查,患者被确诊为A型主动脉夹层。心血管内科专家会诊认为患者病情危重,必须立即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直到把患者送上转诊救护车,杨斌这才停顿下来,此时他已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对120医生杨斌从10楼背负160斤的重病患者下楼急救一事,同事纷纷为他点赞。他却淡定地说:“小事一桩,不足挂齿。”

从10层楼梯背负重病患者下楼,对120医生来说“不足挂齿”,这是因为他们平常在急救工作中遇到过更多更复杂棘手的情形,这种情况已成“家常便饭”、数不胜数。比如,到山上救助被困2天的摔伤患者,用担架抬着走50分钟才到马路上;老人因一氧化碳中毒倒地在家,门窗紧闭,需要想办法强行破门;留守儿童爷爷奶奶晕车,小孩子不能配合平躺担架,只能一路抱着小孩护送;接到过很多好心人的求救电话,到目的后发现患者不清醒也无人陪护,比如需要急救的孤寡五保户和独自醉倒在地的“彪形大汉”。

上述这些都是客观因素导致的急救困难,还有许多时候是因为大众一时对医疗救治工作的不理解而导致急救任务的困难和艰辛。比如到达急救现场时患者已死亡无法救治,但家属固执地不让医生离开、要求继续抢救,最长的一次无效心脏按压长达1小时;患者呼吸困难、嘴唇发紫的二型呼吸衰竭,需要低流量吸氧,而其家属不理解、要求高流量吸氧,甚至对急救医生“恶言怪语”......

在急救工作中,我们的120急救医护人员需要时刻紧绷神经,随时“闻电而动”,风雨无阻;需要面对许多意想不到的突发情况,没有到急救目的地之前,永远不知道急救电话那头是什么情况,除了给予最及时、最有效的现场救治,还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棘手难题。对此,我们的医护人员表示:“我们将始终恪守医者仁心,坚守清廉医德,不求回报,只为群众平安。同时,也愿大众给医护人员更多的理解,让急救更有效率,让更多的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


责编:何慧

来源:汝城县人民医院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热点
政务要闻
专栏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