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开展“铸魂提能建设年”活动,打造一支政治水平高、战斗能力强、作风本领硬的干部队伍,实现“守底线、上台阶、创亮点”的工作目标。暖水镇以“三开展”铸魂“三打造”提能为重要抓手,为探索新思想、实现新突破、取得新业绩输出源源不断的动力。
开展干部作风整顿。干事创业要有好的精气神,通过强化作风整顿,推动干部精神大振奋、作风大转变、状态大提升。一是强化生活作风。开创“以镇为家”制度,工作日所有干部职工必须在镇住宿并严格遵守“朝8晚9”考勤制度,镇纪委不定期开展考勤与住宿情况督查通报,坚持一年2次毛发检测与1次普法考试,引导干部职工知法守法,锤炼非常之作风、非常之纪律。二是强化工作作风。建立“扫地出门”制度,要求镇村干部深入村组一线、走入田间地头、进入农户家中开展工作,摒弃磨洋工思想,将工作做的更实、更细、更透,锻造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队伍。三是强化思想作风。推行“一把手”思想,培养各个分管领导、站所长在行业领域的一把手思维,让干部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在各自领域干出经验、干出成效、干出亮点。
开展为民服务行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通过实际行动不断提升全镇人民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一是日访夜谈汇民意。全面开展“千名党员干部破百题,解难帮困在一线”“五个到户”“一圩日一摆摊”系列活动,通过白天组织上门走访,晚上召开农家夜话的形式来广泛收集民意,将群众60多个急难愁盼问题详细记录在册。二是限时办理解民忧。将群众反映问题按照分片包干原则及时反馈至包干领导,按照“137工作法”推动限期整改落实,同时安排6名专职政务中心办事人员,保障群众的困难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倒逼干部职工“等不起”的紧迫感。三是专项行动赢民心。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建立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的机制,组织镇村干部、保洁员开展106国道清理大行动7次,各村定期开展“搞卫生、除垃圾、清杂物”主题党日活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赢得群众认可。
开展学习培训活动。确定每月第一日为学习日,每季度组织一培训,切实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一是学理论。组织开展贯彻落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读书班活动,推动干部职工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提高干部政治理论水平;每月对“学习强国”等平台进行积分排名并列入年终考核,倒逼干部主动学习。二是学业务。邀请相关部门“行家里手”到镇授课,把先进的政策理念、工作经验、业务知识带进来,组织镇村干部到乡村振兴推动快的村学习交流,各站所分别组织“综治例会”“民政月会”“建房审批会”等业务培训会,提升镇村干部队伍业务水平。三是学应用。开展森林防火应急演练3次,疫情防控核酸检测演练1次,防汛演练1次,通过实战演练让干部熟悉应急业务知识、专业设备器具使用,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升干部队伍实战能力。
打造一支队伍。建立领导、干部业务分工双选制,实现人岗相适、才尽其用,培优配强干部队伍。一是强化班子建设。将全镇领导干部分为两大业务组和一个督导组,实行领导干部“日报制”,提升领导干部“坐不住”的责任感,党政领导每日将各自分管业务工作、驻村工作和底线工作情况向主要领导汇报,保障工作一日一汇报、一日一调度、一日一推进。二是严格干部管理。制定9大底线工作考核方案,择优选拔11名站所长承担9条底线工作,通过“五个一批”提振士气,通过提拔重用一批、关心关爱一批、激励奖励一批、问责警示一批、调离远离一批,推动干部摒弃“躺平”思想,增强干部“慢不得”的危机感。三是抓好党员示范。抓实抓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发动45名无职党员到25个村级疫情防控咨询点值班值守,让党员在基层治理中充当“宣传员”“劝导员”“守门员”,用实际行动彰显党员先锋本色,增强“争当出头鸟”的胆识。
打造一张网络。深入开展“一网治理”工程建设,建立“五包一”“四包”“重点场所分片包干”责任制度,做到工作一张网全覆盖,责任一张网全压实。一张网守牢底线。要求镇村干部深入村组一线,到所包田间地头、山间坟头做好森防巡逻与农事用火看管,抓实疫情防控所包在外务工人员劝返与居家隔离人员的管控,筑牢底线工作屏障。一张网消除隐患。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敲门行动”,要求责任人到农户家中与圩场、学校、企业等重点场所逐一排查安全隐患,及时更换老旧燃气管道23条,立行立改灭火器过期等消防隐患20余起,保障群众安全。一张网化解纠纷。按照网格化管理,镇村干部通过讲道理、讲政策、讲法律,及时化解所包矛盾纠纷与信访积案,保障群众基本利益,切实拉近干群关系。
打造一批亮点。坚持党建引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全力推进乡村振兴9个示范村与8个示范点建设。一是党群一心拆旧建新。支部带领、党员带头、群众选举成立乡村振兴理事会,通过召开群众代表会议、农家夜话对示范点建设全面规划,全镇累计拆除危旧房273间,面积14320平米,建设集中农事用房40余家。二是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引进外地专业种植大户,政府协调土地流转、减免租金,同时根据每个村的气候、地势特点来发展产业,成功打造了1500亩中药材基地、800亩杨梅基地等特色种植基地,为群众增长增收。三是全民行动整治环境。各村成立人居环境整治理事会,发动群众自筹环境卫生费,落实“门前三包”“环境卫生评比”制度,营造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同时规范保洁员队伍的考核管理,强化对东江湖流域、106国道的环境整治,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责编:何慧
来源:汝城县暖水镇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
省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公告
勿忘!这些数字,是中国人心里无法愈合的伤疤
习近平在越南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关于越南,一图了解→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总书记上海行|记者手记:一以贯之的初心和深情
时习之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地方考察调研强调科技创新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