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日来,泉水镇遭遇暴雨袭击,出现自2007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强降雨,降水量高达156.2mm,防汛形势十分严峻,镇党委政府第一时间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全力以赴在抗洪一线筑起一道道牢不可摧的“红色堤坝”,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第一时间把群众转移到安全地方,截止到目前共转移2632人,集中安置33人,清理公路路障46处,抢修塌陷公路2处,设置警示标识15处, 修理通信信路9公里,发放救灾棉被128床,发放方便面、八宝粥等食物82件,发放消毒液378瓶,维修安全饮水水源点3处,用实际行动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洪水漫延到村庄
一个党组织就是一座堡垒。洪水袭来,泉水镇党委迅速行动,及时吹响防汛救灾“集结号”,15个村党组织立即“备战”。骤雨急流,党支部旗帜迎风飘扬,面对蔓延的洪流,各村党组织与风雨搏击,精准研判部署、实时监测预警、及时抢险救援、准时信息报送,紧盯看牢秀溪水河、山塘水库、地质灾害点等重点部位重要环节。在抗洪一线,各村党组织纷纷组织本村在家的年轻人组成应急队伍,利用村村响,敲铜锣,挨家挨户敲门等形式,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入户摸排疏散转移群众,充分发挥凝聚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的积极作用,做到“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党组织”,确保了抗洪有力、抢险有效,成为群众最坚实的依靠。
入户摸排
把群众转移到安全地方
转移被困群众
装沙土抢修堤坝
清理淤塞河道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危急时刻,党员干部奔赴最困难、最需救援的地方,靠前指挥,率先垂范,与广大群众一道战斗在防汛救灾的第一线,成为党员群众防汛抗洪抢险的“主心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泉水镇党委副书记赵许浩三天两晚基本没休息,坚守在危险一线,与村组干部冒着危险对河堤、地质灾害点开展不间断的巡查监测,及时转移撤离居住在安全隐患区域群众,全力构建防汛抗洪救灾防御战役网,同洪水作斗争。付水村组织委员何会燕,负责的城头片是付水村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有100多户农户家进水,部分农户家楼房第一层已被洪水盖住,何会燕冒着危险,泡在水里挨家挨户上门排查转移群众,挂在嘴边的话是“群众没转移完,我的工作不能停止”。正水村14组党员、退伍军人朱顺件搬迁居住在10公里外的秀岭村,得知正水村受灾,第一时间赶赴村里,以一名党员的担当和军人的血性不惧危险积极参与抗洪救灾,转移群众等工作中。这些事例是泉水镇广大党员干部防汛抗洪的缩影,广大党员干部攻坚克难,无惧艰险,冲锋在前筑牢了“红色堤坝”。
受灾群众在安置点生活有保障
组织对水浸区域进行消毒
责编:何慧
来源:汝城县泉水镇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
省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公告
勿忘!这些数字,是中国人心里无法愈合的伤疤
习近平在越南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关于越南,一图了解→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总书记上海行|记者手记:一以贯之的初心和深情
时习之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地方考察调研强调科技创新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