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对推进医疗卫生系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医疗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中共汝城县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汝城县审计局组织实施了某县级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审计共查出该医院履行集体决策制度不严格、侵害患者权益等36项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查处问题金额5321万元,其中党委书记和院长负有直接责任的问题7项。查出的问题线索被审计局《审计要情》采用并得到县主要领导指示批示8篇,涉及办理重要审计移送事项10篇,
一、学研相促、问题导向,做好审前研究
接到此项经济责任审计任务后,局党组统筹整合人力资源,打破股室界限,优化组合、统筹调配,确定由参与过二级医院审计有一定经验的财政金融股牵头,从投资审计股、行政事业股、计算机信息股抽调精锐力量,共同组成联合审计组。审计组注重政策研究、数据定向、全员培训,将以前年度审计项目经验与该医院特点充分结合,深入分析研判,突出审计重点。
(一) 研究审计对象,做好政策解读
项目实施过程中,审计组按照汝城县审计局党组关于做
实做细研究型审计的统一安排,依托政策研究与业务推进会、审计碰头会等,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和医院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将研究贯穿审计项目全过程。
一是深入分析研究政策。局领导班子盯在一线,带领审计组深入研究“十四五”规划中有关医疗卫生、医药等方面的内容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梳理财政、扶贫、卫生健康等行业部门相关政策法规,形成公立医院改革、“三级医院”创建、财务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等8个方面共计百余项政策法规包,发至每名参审人员学习研究,帮助参审人员确定审计方向,做到心中有数。通过研究分析国家对医院创建“三级医院”的相关要求,结合该医院“三级医院”创建管理、任务完成、经费使用等情况,审计组重点审医院整体搬迁工程项目建设、医疗设备采购等内容。
二是组织开展项目培训。为帮助参审人员更快理解医院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审什么、怎么审,审计组组长组织全体参审人员进行审前培训。由以前年度医院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组长和主审分享项目经验,本次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主审进行工作方案培训。通过分享经验,参审人员在较短时间内了解了医院特点和审计方法、审计线索落实等方面的内容。在工作方案培训会上,主审就工作方案内容、业务培训重点、医院自身情况特点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明确了方向和目标。
(二)开展数据分析,突出审计重点
医院数据具有数据源复杂、价值密度低、关联性弱的特点,审计组从各类数据中挖掘疑点线索,快速锁定问题范围。
一是多维分析确定审计重点。依托市审计局下发的数据标准化采集信息表和该院信息系统建设、业务开展情况,审计组共采集了凭证表、收费明细表、住院病人信息表等16张标准表和财务系统、医疗收费系统、医保结算系统等12个信息系统原始数据,构建收入记账不真实、违规收费、未按规定履行招标投标程序等多个数据分析模型。结合数据分析发现问题线索,最终确定公立医院改革、“三级医院”创建等15个方面的审计重点内容。
二是创新方法查找违规违纪线索。深入研究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结合数据筛查、现场走访、谈话调查等技术和方法,最终发现利用医院资源进行利益输送、财务人员混水摸鱼、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等多个违规违纪线索,扩大了审计成果。
二、研审相融、精细管理,打造精品项目
审计聚焦该医院贯彻执行上级重大经济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履行重大发展规划编制执行和重大经济决策职责、履行财政财务管理和经济风险防范、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和遵守廉洁从业规定等方面。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研审结合、创新方法、流程管控,把研究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基本路径,精准揭示问题,确保研以致用。
(一)注重研究审计方法,提升审计效率结合参审人员岗位优势、个人专长,采用“业务+数据分析”模式,将审计组细分为5个审计小组,分别为综合小组、政策小组、财务小组、投资小组和数据小组。
一是建立任务清单管理制度。综合小组将实施方案分解为42个具体事项,按照任务节点,分批编制审计组任务清单,确定各小组当前工作重点、任务内容;各小组根据清单内容,分别建立任务清单台账,指定审计事项责任人,明确完成时限,每周召开分析会,确保及时掌握项目进度,做到责任清晰、任务具体、目标明确、进度可控。二是实行重大审计事项定期报告制度。对于被审计领导干部负有直接责任、严重损害公共利益、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等事项,定期向审计组长报告审计进度,确保重大问题能够查明源头、查清原因、查准责任、查实后果。对涉嫌违法违纪的疑点问题,局领导带队攻坚克难、指导突破。三是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方法。制订数据分析方案,各审计小组指定专人与数据小组对接,负责接收疑点线索、反馈核查结果、提出数据需求,确保数据分析发现的疑点线索“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二)注重研究质量控制,强化精品意识
为全面提升审计质量,有效防范审计风险,审计组着力强化过程控制,强化精品意识,将质量控制和打造优秀审计项目的目标要求贯穿始终。一是完善审计现场管理制度。依据审计业务流程,对制订审计实施方案、开业务会讨论重大事项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实行台账管理,并指定专人负责资料需求单发送和收集保管。二是严把质量关和审理关。通过学习每季度公文质量通报、讲解审计底稿和取证单撰写要求、研究常见审计质量问题等方式,梳理质量控制薄弱环节,严格实行审计小组长、主审、审计组长三级复核制,重点核查审计定性不准确、证据不充分、法规引用错误等问题,督促审计人员及时修改补证,严把审计质量关。
三、强化研究、注重实效,提升审计成果
审计现场结束后,审计组通过撰写审计信息、审计报告等,深度挖掘、提升成果、督促整改,促进审计成果及时转化,扩大审计成果运用范围,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
(一)深入挖掘,提高审计成果价值
审计项目结束后,汝城县审计局紧紧围绕发现的典型性、倾向性问题,多角度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充分探讨落实问题线索的措施和途径,加强与法规审理、业务股等部门的沟通,明确问题的定性和取证要求,力求审计成果最大化。
(二)动态跟踪,推动审计整改落地见效汝城县审计局改变传统审计思路,创新审计理念。以审计整改为抓手,加强对审计查出问题的分析研究,厘清问题责任主体,提升审计报告定性表述、原因分析的精准度,提出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审计建议,推动问题及时解决。制作审计问题清单、整改责任清单、整改落实清单,逐项明确整改内容、责任、时限和要求。统一标准尺度,瞥促整改、现场核实、对账销号,助力医院规范运行、防范风险,切实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的作用。
(三)聚焦长效,推动制度机制完善
充分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推动形成制度性成果,促进建章立制,助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医患人员。如针对审计发现的违规收取新入职医护人员就职保证金、超标准收取患者检查费、做假账少计医疗收入转移资金,该医院积极采纳审计建议,退还给职工保证金、调整相关人员岗位。通过停止收取应半的检查费用、出台相关管理制度把控资金安全等措施,切实保障患者利益,确保不增加患者额外的负担。其主管部门也就医院的相关问题,举一反三,要求其他医院和各乡镇卫生院进行自查,并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和出台相关制度。
责编:李彤
来源:县审计局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
省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公告
勿忘!这些数字,是中国人心里无法愈合的伤疤
习近平在越南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关于越南,一图了解→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总书记上海行|记者手记:一以贯之的初心和深情
时习之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地方考察调研强调科技创新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