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风易俗是实现乡风文明的重要方式,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湖南各地积极探索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新路径,让文明乡风浸润百姓心田,为乡村振兴添动力。
东安县原创说唱节目《有我》,登上第三届“县乡长说唱移风易俗”优秀节目展演的舞台 “我走在这村庄我心里堵得慌,明天朋友的婚礼红包怎么装?”这是永州东安县大庙口镇青年干部主创的说唱节目《有我》,通过创新的宣教方式,向村民倡导婚事新办、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等文明新风。如今,这个节目在当地已广为流传,成为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流行曲”和“破漏剂”,移风易俗蔚然成风。 在大庙口镇白沙中心小学,不仅每天放学的时候都会播放,在上个月,孩子们还第一次看到了这首歌曲的“真人秀”。学生文智就说:“喜酒一个接一个,我的生活怎么过”,这句歌词很有意思,我姨妈马上就要结婚了,回家我要告诉爸爸妈妈不要攀比红包,只要心意到了就行了。 除了孩子喜欢,老人也把歌曲听到了心里。今年79岁的村民骆福德是大庙口镇官田村移风易俗的“践行者”和“宣传员”,每天早上他会准时出现在村委会,收听“村村响”大喇叭播放的说唱《有我》,虽然已经听了上百遍,他却仍然听得有滋有味,逢人就说不浪费要节俭。“我马上满八十岁了,我让所有亲戚朋友不要来,我和老伴在家里做几个好菜,喝点饮料,照样很开心。” 随着移风易俗工作的不断推进,官田村乡风正气得到弘扬。官田村村支书文华就表示:“通过移风易俗的宣传教育,现在我们村赌钱打牌的少了,唱歌跳舞的多了,好吃懒做的少了,勤劳致富的多了,大摆宴席的少了,勤俭节约的多了。” 说唱新曲,激发了大庙口镇移风易俗的的“精气神”,而娄底新化田坪镇万龙村则是通过文化艺术节,让全村老百姓在潜移默化中、铸牢文明之魂。 近段时间,万龙村的老人们又开始排练汉剧了。从2019年开始,万龙村持续办好农民文化艺术节,让村民群众自编自导自演山歌、快板、小品等节目,不仅增强了村民的自豪感、荣誉感,还带动村民们开展各种业余文化活动,原本单调枯燥的文化生活变得多姿多彩。70岁的村民吴名牧老人表示,村里每年举办的农民文化艺术节既可以让他们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又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舞台。“我们一些老人家平时在家里也没什么事做,就利用这个时间下午在这里排练,我们想把这个节目排好,让群众满意。” 同时万龙村村支两委还从村里操办婚丧喜事入手 推进移风易俗,过去争面子、讲排场、摆阔气、比高低的传统陋习在这里已不再存在。如今,不燃放烟花鞭炮已经成为当地老百姓约定俗成的一种规矩。万龙村村民廖苗就说:“自从禁炮以后,逢年过节、大年三十、包括平常的红白喜事,鞭炮这一块我要节省下来的开支有一万块钱左右,特别是环境卫生、没有燃放烟花爆竹是一个最大的好处,我们居住的环境变得更加舒适了。” 让百姓听得进、学得到,才能深化乡风、培育新风。郴州桂阳县塘市镇就通过建设“乡贤讲坛”,组建“乡贤讲师团”,邀请好人代表、乡贤人物等群体,开展文明宣讲,用“乡音土话”细说党史,用“小环境”解说“大形势”,用“身边事”阐明“大道理”,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把乡风文明新思想、新理念传到千家万户。 今年34岁的塘市镇居民周小波除了是三个孩子的母亲,还是塘市圩幼儿园的一名教师。如何跟孩子们更有效地沟通交流,是她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日前,“中国好人”、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尹荷英就和她深入交流了家庭教育问题。“听了尹老师的教育之后 ,我在家里知道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让他成长 ,然后在工作当中也能够知道如何教育幼儿园的那些小朋友。” 目前塘市镇已在18个村(社区)建立起新的“乡贤+”工作模式,并以“乡贤+典型代表+理论宣讲+价值引领”的形式,凝聚各层面的乡贤力量,引导群众弘扬公序良俗、摒弃陈规陋习,引领文明乡风,为乡村振兴工作注入新活力、新力量。
在实干中创新,在创新中实干。随着湖南各地移风易俗工作深入开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有效提升,农村乡风正气得到弘扬。阡陌大地,广袤沃土,看今朝,文明乡风劲起,美丽乡村入画来。
责编:朱洁莹
来源:湖南电台《空中讲堂——潇湘文明实践“村村响”》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
省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公告
勿忘!这些数字,是中国人心里无法愈合的伤疤
习近平在越南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关于越南,一图了解→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总书记上海行|记者手记:一以贯之的初心和深情
时习之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地方考察调研强调科技创新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