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干八个月 打赢四大战】和兴村肖才明:产业扶贫引领 携手走上致富路
2020-08-13 18:15:17          来源:汝城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何慧 | 作者:周磊 何伦涛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我县把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作为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抓手,让贫困人口充分挖掘内生动力,带动贫困人口自我发展,携手走上致富路。在脱贫攻坚号角声中,热水镇和兴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肖才明没有坐等政府的帮扶,而是勤劳肯干、自力更生,凭着一股不怕苦、不怕输的干劲,发展养殖业、种植业,走在全村脱贫致富的前列,成为当地致富带头人。

从贫困到脱贫,肖才明认为,除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勤劳肯干、自力更生是他们家脱贫的法宝。2015年前,肖才明一直在外务工,妻子身体不好,全家四口人仅靠他一人的务工收入维持生活,日子倒也过得平安舒适。2015年,因要照顾患癌症的小女儿不得已回到家中,为了给女儿治病,几乎花光了家中的所有积蓄,还欠下一些外债,但最终还是没有挽救到小女儿的性命,可以说是人财两空,肖才明万念俱恢,日子得过异常艰辛。2015年下半年,按照国家政策,他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肖才明:我2015年之前就在广东打工,2016年回来就自己创建了一个生态养殖基地,主要养的是猪、鸡还有鸭,种植方面就种了辣椒、药材、水稻加上今年疫情我们还做了双季稻,有40多亩。

扶贫先扶智,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镇、村两级工作人员经常到肖才明家走访,了解情况,跟他谈心谈话,开导他,肖才明也逐渐从失去女儿的悲痛中走出来,在政府的帮助下,利用扶贫的大好政策,勤劳致富,当听说有河道保洁员、生态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时,肖才明主动申请当河道保洁员、生态护林员等职。

肖才明:自从我创办了生态养殖基地以后,我把种养殖相结合,从原先的生活基础上得到了明显的改变,我每年的平均收入达到八到九万,从原先的泥土房,现在住上了两层半的新房子。在政府的帮助下我会把这个产业越做越大,日子越过越好。

2018年,听说县里鼓励贫困户种植艳红辣椒,还名费提供种苗时,他积极响应,第一时间组织劳力整土、施肥,带头种植艳红辣椒13亩,种植水稻40亩。2019年种植水稻80亩,成为了当地的种植大户,考虑自己还存在技术问题,又主动和镇扶贫办联系,申请到长沙参加全省第九期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进一步学习种植技术,并被为优秀学员。2020年,国家鼓励群众种植双季稻,稳定粮食生产面积,肖才明毫不犹豫的表态愿意“单改双”,他说,“我享受了国家那么多的扶贫政策,国家帮我脱了贫,致了富,现在国家需要我,作为种植大户,我不带头谁带头,更何况国家还有补助”。他带头在全镇发展双季稻80亩,在他的带领下,全镇2020年共发展双季稻种植面积1470亩。

扶贫队队长 何外福:肖才明夫妇办起这个种养产业起来,他对自己增加了收入,带动了周围的老百姓也增加的劳动收入,不管在家里面还是周围都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也是我们村里面的致富带头人。

责编:何慧

来源:汝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热点
政务要闻
专栏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