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瑶族乡沙洲村“半条被子”故事,捂热了红色旅游,村民们吃上了旅游饭,该村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红色旅游景区。随着生活的日益好转,村里的喜事也越来越多,今天,村里128名出嫁女一起回到娘家,共同感受这个大家庭的变化和温暖。
一大早,村里就组织腰鼓队到村口迎接出嫁女的到来。只见出嫁女们,手举不忘故乡娘、牢记养育恩,情系家乡等横幅,身着红色上衣,逐步走向娘家门。她们面带微笑,显得格外地亲切。近些年,沙洲村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昔日贫穷的小山村,变成了红色旅游景区。村里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民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乡变好了,嫁出去的女儿也想常回家看看,感受家乡变化,学习交流经验,寻找儿时记忆。
文明瑶族乡沙洲村出嫁女 朱书连:组织这次活动是我们沙洲村出嫁女儿的一个心愿,因为我们在沙洲出生,这里有我们儿时太多的回忆和思念的亲人,所以我们想回来看看,叙叙旧。
朱书连告诉记者,此次活动的举办得到了村支两委和出嫁女儿们的一致肯定,短短一个星期内就组织了一百多名外嫁女,大家齐聚一堂共商家乡发展大计,共诉家乡情怀。在朱氏祠堂面前,她们欢歌载舞,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她们充满活力,心系娘家;她们感恩党的好政策,感恩家乡的温暖。活动结束后,村支两委还组织出嫁女参观了“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再一次回顾儿时那份记忆。参观中,出嫁女们表示由衷的感叹,想想当时出嫁时的村庄到现在的沙洲,家乡的变化焕然一新。
文明瑶族乡沙洲村出嫁女 朱常兰:我们的心中是无比的激动,有党的领导、有国家为我们的村庄建设的这么美丽,我们都感到非常的自豪,还有我们这次回来,有村里领导热情的接到我们,我们姐妹们都非常的开心,非常的感谢!
文明瑶族乡副乡长沙洲村村支书 朱中建:我们也是结合乡风文明这块,她们以孝字为先,她们也是孝女回家这个主题,所以我感觉这个意义非常重大,她们对我们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现在我们要结合自身发展,把村里建设的更加漂亮。
朱中建说,以后我们沙洲村要经常组织这样的活动,让沙洲在外面的游子、出嫁的姑娘,以家乡为自豪,以家乡建设为责任。把好的经验互相交流,带到她们所在的村庄,把每个家庭搞好,把每个村庄搞好,让“半条被子”精神,一直延传下去。
文明瑶族乡沙洲村出嫁女 朱书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发扬下去,把沙洲的团结精神、孝道精神传遍全国,我们也分享我们的快乐和大家庭的温暖。
现在,沙洲村旧貌换新颜,村里的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好事也一桩接着一桩来。我们也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沙洲村人民的生活会变得越来越好。
责编:赵文奕(实习)
来源:汝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
省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公告
勿忘!这些数字,是中国人心里无法愈合的伤疤
习近平在越南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关于越南,一图了解→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总书记上海行|记者手记:一以贯之的初心和深情
时习之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地方考察调研强调科技创新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