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汝城濂溪书院始建于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为纪念北宋理学鼻祖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而建,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公元1050—1054年,周敦颐任桂阳(今汝城)县令。期间“风节慈爱,吏治彰彰”,并在此写下《爱莲说》、《拙赋》等千古名篇。周敦颐创立了理学理论基础,被称为“上承孔孟,下启程朱”的先贤。千百年来,汝城“士率其教,吏畏其威,民怀其德”,兴建书院永作纪念。虽经近千年的沧桑变迁,然薪火相传,保存至今。
汝城濂溪书院为宋式四合院砖木回廊结构建筑,建筑面积1618平方米。自创办以来,书院人文蔚起,声名远播,濂溪遗韵历久弥光,历代名师在此传道授业,大批经天纬地之才脱颖而出:明代太子太保朱英、曾鉴,清代翰林院何庆元,新中国开国上将朱良才、李涛,原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朱子奇等均在此求学立志,迈向辉煌人生。
近年来,中共汝城县委、汝城县人民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濂溪先生敬仰有加,耗资维修书院,增建一万多平方米的濂溪广场和配套设施,使千古书院重放异彩。 2001年,被确定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11月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以《<爱莲说>故地重游》为题进行深度采访报道,书院因此而名扬全国。
国家3A级景区濂溪书院(一)
国家3A级景区濂溪书院(二)
责编:何慧
来源:汝城县融媒体中心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
省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公告
勿忘!这些数字,是中国人心里无法愈合的伤疤
习近平在越南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关于越南,一图了解→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总书记上海行|记者手记:一以贯之的初心和深情
时习之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地方考察调研强调科技创新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