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这份防治指南请收好→
2023-10-17 15:10:25          来源:综合自观海新闻、大众日报、中国国家流感中心官网 | 编辑:李彤 |         

天气转冷,

各类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季,

其中,

流感也将进入流行季节。

关于流感的小知识,

一起来看看吧。

流感是什么?

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病毒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易发生暴发疫情。


流感主要有哪些症状?

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流感临床表现主要以高热、乏力、头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为主。儿童的发热程度通常高于成人,患乙型流感时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也较成人多见。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大多于发病3~5天后发热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较长时间。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降低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负担的有效手段。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新和修订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


哪些人群应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接种流感疫苗。结合流感疫情形势和多病共防的防控策略,尽可能降低流感的危害,优先推荐以下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


1、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

2、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3、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患者;

4、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

5、6—59月龄的儿童;

6、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

7、重点场所人群: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监管场所等重点场所人群。


*孕妇请务必告知医生个人妊娠情况,对处于流感并发症风险中的怀孕妇女,应充分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接种。


流感疫苗什么时候接种?

由于气候原因,我国流感流行主要为每年的10月下旬至次年3月中上旬,另外在南方地区,每年的5月至7月也会出现一个流感流行高峰。


由于季节性和高发期明显,流感疫苗又被称为“秋天的第一针疫苗”。流感季节到来的3~4周是接种流感疫苗的黄金期,即每年的9月、10月是流感疫苗的最佳接种时机,专家建议在10月底前完成预防接种。


如果在10月底前未接种,整个流行季仍然是可以接种的,只要本年度的流感疫苗开始供应,可尽早接种,尽早获得免疫保护。


同一流感流行季节,已按照接种程序完成全程接种的人员,无需重复接种。


日常防护手段

除了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外,采取日常防护措施也可以有效减少流感的感染和传播,主要包括:


1、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2、勤洗手:饭前便后、打完喷嚏、咳嗽后都要洗手;


3、室内多开窗通风:室内空气不流通容易滋生细菌、病毒,多开窗通风,让空气流通起来,一方面可以保持空气清新,也可以避免被传染;


4、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健康生活方式,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5、避开人群: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去人群聚集场所;


6、及时隔离治疗: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居家休息,不带病上班、上课,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若病情出现进行性加重,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并做好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此外,近日,

全国多地医院出现较多的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

多以儿童为主。

支原体是什么?

多大的小孩容易得?大人也会得吗?

一起来看

什么是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目前世界上已知能独立生存的最小微生物。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结构,像是没有穿“外套”的细菌。75%酒精和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均可以杀灭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是北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肺炎支原体分为I型和II型共两种亚型,目前北京市主要流行亚型为I型。


人群对肺炎支原体普遍易感,但好发于5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


引起肺炎的病原体一般都有季节发病的情况,支原体肺炎近两年,尤其今年在我国一些区域流行,有少数家庭或班级出现聚集发病情况,但它不属于传染病,不会像新冠那样传染。


肺炎支原体如何传播?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潜伏期1~3周,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周均有传染性。


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在咳嗽、打喷嚏、流鼻涕时的分泌物中均可携带病原体。


肺炎支原体感染有何症状?

肺炎支原体感染症状以发热、咳嗽等为主要症状,一般咳嗽比较剧烈,而且在发热退后咳嗽还可能继续1-2周。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也可引起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还可引起肺外并发症,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肺炎支原体肺炎一般属于间质性肺炎,因此临床体征往往轻于影像学检查结果,而且临床症状消失后,肺部影像学检查还可能有炎症表现。


由于肺炎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大家所熟悉的青霉素和头孢,这类抗生素都是以细胞壁作为靶点,因此对肺炎支原体完全无效。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如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目前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首选治疗药物。


因此,市民朋友如果出现发热伴有剧烈咳嗽,应及时就诊,尽快查明病因,规范治疗,切忌自行盲目用药。


肺炎支原体感染怎么预防?

目前还没有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要时戴好口罩防护自己。


2、咳嗽、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捂住口鼻,或用手肘或上袖等遮挡,将用过的纸巾丢入带盖垃圾桶中。


3、注意手卫生,使用肥皂、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清洁洗手。如果没有流动水,可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等擦拭消毒双手。


4、流行高发季节,注意室内通风,每次通风不少于30分钟,以保持空气新鲜。


5、养成健康生活习惯,适量运动,增加身体抵抗力,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6、学校、幼儿园等重点场所要注意通风消毒,做好日常的清洁工作,加强健康监测,避免出现聚集性感染。


小宣温馨提醒:

气温逐渐下降,

大家记得及时添衣,

做好个人防护。

责编:李彤

来源:综合自观海新闻、大众日报、中国国家流感中心官网

热点
政务要闻
专栏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