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延寿瑶族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不断拓展集体经济发展门路,有效激发乡村振兴活力。今天播出由县委宣传部与我台联合推出的特别系列报道《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感恩奋进走在前列》系列报道第十四期。延寿瑶族乡:盘活村集体经济收入 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金秋十月,寿水村的罗汉果喜获丰收。走进种植基地,一个个圆溜溜的罗汉果映入眼帘,村民们穿梭在果林间,忙着采摘,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藤蔓下,种植户李利民仔细观察罗汉果的颜色,认真挑选,将青中偏黄、溜圆的罗汉果采摘后,放入桶内。经过一上午的采摘,村民们将罗汉果小心翼翼地搬运装车,一会儿的工夫就装满了一大车。
据了解,延寿瑶族乡通过引进经济能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不仅带动了群众实现就业增收,也促进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时也为乡村振兴蓄积新动能、增添新活力。
种植户 李利民:去年我们在延寿乡寿水村流转了土地400多亩,通过两年的种植,现在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提升,现在我们每天的用工量在40到50人之间,一年下来也带动了周边群众差不多60多万元的经济收入,同时我们在厂房租赁这块,也给村里增加了一定的经济收入。
李利民告诉记者,他将发挥好“领头雁”的作用,与群众一起,积极探索罗汉果产业发展模式,使罗汉果成为群众的黄金果、富裕果、幸福果。
种植户 李利民:下一步,这个罗汉果在我们工厂里面做深加工、做烘烤,增加它的产值,今后在用工这块还要往上面增加,同时也会扩大种植面积,跟种植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让群众增收致富。
近年来,延寿瑶族乡就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进行研究探讨,并结合各村实际,在土地流转、光伏发电、盘活闲置资产、劳动就业等方面集中发力,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确保各村集体经济收入稳步提升。
延寿瑶族乡 九如瑶族村 村支书 朱凤英:我们九如瑶族村在乡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土地流转发展罗汉果产业,盘活村集体资产,引进企业开办服装厂,发展光伏发电等举措,村里的集体经济大大提升了,村民也能就近务工,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延寿瑶族乡依托地域优势,加大力度打造就业致富车间,进一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难题,帮助广大村民提高收入水平,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助力。家住郭家村的庞田丽说道,之前在外面一家电子厂上班,没办法照顾老人和小孩,为了能给小孩子多一些陪伴,她辞掉了外面的工作,选择回乡就业。现在她在村里的箱包厂上班,每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真正实现了照顾家庭和打工挣钱两不误。
延寿瑶族乡 郭家村 村民 庞田丽:进来的时候,因为什么都不会,然后专门有那个师傅来教我们怎么做,什么样的工序就有什么样的人来教我们,因为我回来上班之后,我照顾了小孩也陪伴了小孩,然后顺带我也有一点点收入。
记者了解到,延寿瑶族乡有38家就业帮扶车间,覆盖8个村,为留守儿童家长提供了返乡就业岗位875个,让外出务工人员实现家人团聚、家门口就业的美好愿景。
延寿瑶族乡党委书记 何生良:延寿瑶族乡党委高度重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突出政治、思想、组织、人才引领,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优势,通过发展光伏发电、流转土地发展产业、盘活固定资产等措施推进村级集体经济整体提升。截至目前,有9个村集体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其他8各村均超过10万元。
在今后的工作中,延寿瑶族乡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积极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抓住产业富民这个关键,因地制宜、做优做强特色产业,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确保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责编:李彤
来源:汝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
省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公告
勿忘!这些数字,是中国人心里无法愈合的伤疤
习近平在越南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关于越南,一图了解→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总书记上海行|记者手记:一以贯之的初心和深情
时习之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地方考察调研强调科技创新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