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山绿水间,竹林连成片。汝城县热水镇同心村冬青树下组,连接莽岭茫茫竹海的蜿蜒山路上,一辆辆前后驱动拖拉机隆隆行驶,满载竹子前往村头竹木加工厂售卖。
长长竹竿擦地而过,发出沙沙响声,在56岁的组长雷文太耳中却格外悦耳动听。“竹山每年可产800余吨竹林,按当前每吨500元售价,一年就有40多万。过去不通路,一直拉不出卖,荒废了好多年呢。”雷文太欣喜之中感慨起来,“如今修路盘活了资源,拓展了致富路,怎能不高兴?”
大山深处群峰叠翠的同心村,距汝城县城45公里,全村种植发展1.2万亩南竹,竹林经济历来是村民增收的主要产业,年产值达500多万元。而在30多户、140多人的冬青树下组,莽岭上600多亩竹林,1983年就划分到户,户均面积不下十亩,却因无路可行开发不了,村民长期以来只能望山兴叹。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2021年5月,郴州市汝城地热农用研究所被列为同心村乡村振兴帮扶后盾单位,他们通过常态化开展日访夜谈和召开屋场会,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创建了楼阁、冬青树下等3个美丽屋场示范点,实施了通村路扩建、村部广场硬化、主路危桥改造、通组公路续建等10多个基础设施项目,推动乡村面貌里外蝶变。还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外出学习考察,带动村民种植发展了1300亩优质稻、500多亩柑橘、100亩火龙果、100亩油桃和金橘等果蔬产业。
冬青树下组雷文太、林贯湘等人随队到桂东县青竹村、金洞村和永兴县板梁古村等地,考察学习了民宿产业、文旅项目和集体产业发展等先进经验后,深受启发。岁末年初,抓住村民返乡契机,在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帮助指导下,该组达成了修建产业路、盘活荒竹山的初步意见。
人心齐,泰山移。8月份莽岭产业路正式启动建设,通过边开路、边间伐、边产出多向发力齐头并进,实施进程又好又快。“每天一个样,变化看得见。”林贯湘说,理事会雇请了专用挖机抓紧挖路,每天组织十多人间伐竹子,最多一天运出了7车竹子。现在开路开了好几里,也卖了80多车竹子,要完全打通盘活的多一些时日,还得铆足干劲一抓到底。当前乡村工作忙碌,工作队和理事会每天都会深入现场,扎实做好施工监督和排忧解难等工作。
汝城地热所将以打通莽岭产业路为契机,继续组织干群开展日访夜谈活动和外出考察学习,积极回应民声、广集民意、汇聚民智,着力为民办实事、拓宽致富路,推动乡村振兴阔步前行。
责编:钟娟
来源:汝城县融媒体中心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
省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公告
勿忘!这些数字,是中国人心里无法愈合的伤疤
习近平在越南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关于越南,一图了解→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总书记上海行|记者手记:一以贯之的初心和深情
时习之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地方考察调研强调科技创新
下载APP
分享到